鉴赏<<江上琴兴>>!要演讲啊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6 00:14:29

江上琴兴

  江上调玉琴,一弦清一心。

  泠泠七弦遍,万木澄幽阴。

  能使江月白,又令江水深。

  始知梧桐枝,可以徽黄金。

  诗人借以妙传音乐幻觉的无声之境,多是这样一种倒映水中或沉浸于月色之中的“澄碧”风景。写得最出色的,是《江上琴兴》.
  月白风清的秋夜,诗人在江边调弄玉琴。每一根琴弦的颤动,都使他感觉神清意爽。当他把七根琴弦一一弹遍,但见月光沐浴下,万树碧绿倒映于江水之中,那么幽静、深邃、神秘、美妙。妙在静谧里,使人幻听到梦般惝恍迷离、轻纱般柔和飘渺的琴声。这不正是清人吴雷发所赞赏备至的“真中有幻,动中有静,寂处有音,冷处有神”(《说诗菅蒯》)的灵境么?诗人还以奇妙的想像,写琴声能使江月更加洁白、江水更加清深,从而微妙地传写出音乐净化和深化宇宙、人心的巨大魅力。托名王昌龄的《诗格》中说“人心至感,必有应说,物色万象,爽然如有感会”,并把这首诗作为诗的“感兴势”的代表作品(引自《文镜秘府论》地卷)。我国已故的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:“艺术的境界,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,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,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。唐朝诗人常建《江上琴兴》一诗最能写出艺术(琴声)这净化深化作用。”(《美学散步》)宗先生这段话,对于《江上琴兴》所创造的深净的音乐境界,作出了精辟的品鉴和评价。